界面文化林子人:用学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| 记者节专访
/记者节专访系列/
2020年11月8日是第21个记者节,同时也是深度营开营四周年的纪念日。
记者们的日常,好像不是忙着采访,就是忙着写稿,他们奔波在热点现场之间,撰写出一篇又一篇稿件,甚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他们匆忙的步履一如往昔。但对于新闻学子们而言,他们对这个节日充满感情,记者这个“铁肩担道义,辣手著文章”的职业,也让新闻学子充满向往。
在这个记者节前后,作为新闻学子大本营,深度训练营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文章,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一推送。
此次分享来自界面文化记者林子人。
记者林子人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采写 | 陈保维 值班编辑 | 李钏瑜
林子人是界面文化的记者。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系毕业后,她从界面新闻的商业记者做起,后来进入文化频道。
采访她的那一天,正是美国大选的开票首日,林子人在工作之余始终跟进。她在微博转发了《加缪手记》一句:我耐心地等待着一个迟迟不来的大灾难。
身处二〇年代之始,面对诡谲的全球图景和地方情势,身居书斋的文化记者身处的位置为何?这位自嘲醒着的时候都在工作的记者,她对自己工作的责任始终清晰。在学院与公众之间,在纷杂雾漫的话语场里,文化报道切实地有其意义:「你的义务是用知识让世界变得更好」。
/
01 学院,媒体,声音
Q:谈一谈您成为记者的契机吧。
A:二零一五年,硕士毕业后,我进入了界面新闻。那时界面刚成立差不多一周年。一开始的两三年,我是商业记者,我的本职工作是采访形形色色的人,像是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,九零后创业者,或是全球五百强的公司。
Q:后来是如何成为文化记者的呢?
A: 最初界面没有文化版,归入文娱频道。还是商业记者时,我因为很想写文化报道,在跟领导和编辑沟通后,自告奋勇,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给文娱频道写稿子。大概我入职一年后,界面新闻成立了文化频道。二〇一八年,我转入了界面文化,正式成为文化记者。
Q:讲一讲您硕士阶段的研究主题,以及对当今工作的影响?
A:事实上,从读大学到现在,我对世界所有的好奇心的出发点就是一个,作为一名当代中国人意味着什么。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向去延展,我现在的选题思路也与之密切相关。
在美国读硕士时,我的专业是东亚研究,论文的指导老师是一位文化人类学的教授。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是我硕士时期的研究兴趣,我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的城市遗产保护。
我是杭州人,论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杭州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,南宋御街。我采访了街区开发过程中的各个利益相关方:街道办(开发街区的主要责任人),在街区生活的居民(遗产的保护措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影响),商户和游客。我发现田野中的各方利益是有冲突的,到御街的游客很强调原真性,在意所见是不是假古董,在意是不是有建筑被拆了,他们所期待的是看到真正的历史;政府想发展旅游业,但招商政策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;而当地居民的需求也和游客的需求并不一致。
「写《清平乐》的稿件的时候翻阅的书」
Q:您是人类学出身,当时做商业报道是否觉得隔阂?
A:我并不这么觉得,这段做商业记者的经历让我受益很多。我的本科读的是英语,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的学科训练,对于怎么做记者,对于新闻生产的理解,完全是这份工作带给我的。作为商业记者,你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,要学会应对突发事件、想办法突破采访,颇有挑战性,还是很锻炼人的。当然,学术背景也很有意义,比如让你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,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。
《深度|你们都想买iPhone7 苹果店员最想卖给你的却是AppleCare》
Q:人类学的学术训练带给您的收获有哪些?
A:人类学告诉我们,当下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,要透过表象,去看到某种结构性的问题。人类学的典型视角——从个体经历去理解结构性问题,对于现在的文化报道还是蛮重要的 。但我自己其实不太喜欢定义自己是在用人类学的方法在书写,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必要过分地去区分。
Q:您认为学院的经历赋予了您哪些媒体工作的能力?
A:我认为基础性的能力是所谓批判性思考,即不能视万事为理所应当,要弄清楚其背后的东西是什么。作为人文社科的学生,这是最重要的技能。这个技能对记者也很重要,因为记者最重要的就是去质疑——你不能认为现状就是理所当然的。此外,像是如何快速查找信息和学习新知识,如何问好问题,这些都是学术训练给我带来的。但是在做记者过程中,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阅读,不可能靠吃老本。社会热点不停出现,很多话题其实是在你认知范围之外的,不可能因为不熟悉,就不写了。
Q:学院和文化媒体的知识生产,有何区别和联系?
A:学者和记者的角度思考在我看来其实是差不多的,可以说,你是怎么写论文的就是怎么写报道的。真正的差异之处在于选择话题的角度和最终呈现的文本。
书写报道时,你要考虑话题有没有公共性。在学院内这不是最重要的,作为学者,你需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,甚至可以是特别小特别小的,只有五个人会读也没关系——只要你的研究够新。媒体就不行,无论现实中的阅读量是怎么样的,其出发点是要到达所有的读者。作为记者,你要考虑如何既保证信息量,保证严谨性,又要是平易近人的。用平实的语言,让对这个话题一无所知的人了解这个话题 。
Q: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,越来越多的媒体人,甚至文化媒体、出版社采取播客的方式生产知识,作为同样参与其中的播客制作者,您如何看待播客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价值。
A:我的确是眼看着这个媒介在迅速崛起,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听起了播客。其实现在市面上做的最好的文化类播客,像是《忽左忽右》和《随机波动》,都是我的朋友做的。
我觉得播客确实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媒介。和传统媒体相比,受众以更轻松的方式接收知识,就像在沙龙里听别人聊天。我注意到会有很多听众在听后留言询问在对话中引用、提及到的书是什么。我觉得播客可能是一个让大家接触到阅读的窗口,听众听到主播引用书中的观点去讨论问题,可能就会有想进一步了解这些书的想法。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例子是,我有一位在英国的好朋友,在我的记忆里她此前是没有阅读习惯的,我在播客里聊的那些话题我也不会和她聊。但是在疫情里,她听起了播客,开始思考一些问题,而且还开始读书了。
此外,我也觉得播客要比传统机构媒体更灵活,有些操作方式的创新是我完全想不到的,比如说之前《随机波动》和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合作的跨界访谈,邀请不同领域的人士来和作家对谈,以跨界的碰撞打破壁垒,这在一般的机构媒体操作思路里是不太会出现的——你不可能在文学奖的报道中这么做。
Q:工作之后,您的阅读版图是怎么样的,有哪些变化?
A :我会把阅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,选书主要还是以兴趣为导向。工作之后,我的阅读面反而要比在学院里广阔很多,而且阅读量急剧上升。做为记者你写的选题很多,要未雨绸缪。上学时知道你要研究什么,阅读就局限在某几个特定领域。这个意义上,可以说学术阅读的功利性是更重的。但现在有另一种功利心,就是在阅读大类上,非虚构和虚构书籍的比例越来越不平衡,文学书越来越少了。大学时读小说会很快乐,现在会有愧疚感。
工作以后,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,这几年读的越来越多。我发现历史是理解当下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工具,可以说人类历史在不断地循环,过去也发生过和当下差不多的事情,根源可以从历史中找寻。我现在写社会现象很喜欢追溯一个长的时间脉络,像是时下流行的内卷和打工人这些词反映出来的愤懑,和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以前特别像。
历史学家告诉我们,清廷的“文化工程”——将官方价值观融入戏曲,借由这一流行文化媒介向大众灌输儒家保守主义思想——对文化实践和大众观念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,而身处期间的大多数人根本无从抵抗这种压力。以史为鉴,在指责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保守的同时,我们也要反思,保守主义回潮的因和果究竟是什么。当爱情这种人类天性中最原初、最本真的情感都被压抑、被嘲讽、被以身外之物衡量的时候,我们应该指责的绝不是一个发弹幕的年轻人那样简单。
《今天的爱情观成为保守回潮的标志了吗?从祝英台应嫁马文才说起》
Q:可否介绍一下自己阅读方式呢?
A:做学生和工作之后我的阅读方式没有改变,基本都是精读,除非有特别急的稿子才会做泛读。
阅读时我会划重点,还会在重要的段落贴上标签纸,方便之后查找。在写稿之前,我会把所有我觉得会用到的书搬出来,把曾经划线标注过的段落在笔记本上再誊写一遍,思考如何运用。
我尽量不用电子阅读,比较传统,喜欢纸质书。
Q:可否分享一下如何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?
A:记者既要关注热点报道时事,也要有自己的理论框架,知道如何去分析一件事。有些读者向我要我的书单,我能给出的阅读指南只能是:学会分辨哪些是重要的文本,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去搭建你的理论框架。而正如戴锦华所说,二十世纪以来文化批评的核心问题无非性别、种族和阶级,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框架,可以以此为基础延展自己的认知版图。
《保护生物学学者王放:只是禁食野生动物,长远的生态安全就还不乐观|疫时对话系列》
策划统筹谢婵、陈星萌
视觉设计周泓、黎子榕、骆晓晴、阮庭萱、郭正一、何泳琪、王梓龙
推荐阅读
▽
网易人间许智博:你只要一直跑,坚持到最后,就一定能写出东西来 | 记者节讲座
中国新闻周刊隗延章:我不太喜欢“坚守”这个词,感觉是很苦的事情 | 记者节专访
南方都市报陈冲:好像还真的有一点点热血 | 记者节专访
记者节系列已开始推送
喜欢就关注我们吧!